有的人天生血压偏低,但接近90/60毫米汞柱,这种称为生理性低血压,多与遗传或身体瘦弱有关,常见于20--50岁的妇女、老年人,一般没有不适症状,也不会危害健康,无须过多关心。而病理性的低血压就要特别重视了,因为它的危害可并不小。
1、器官缺血:低血压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氧气和养分不能及时输送到全身,引发多种症状及心肌和脑缺血,造成心脏病、中风、肾脏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
2、导致便秘:低血压会造成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因此比较容易便秘,常表现为3天以上不排便、大便干硬且量少、排便费力。而且肠道功能弱还会导致粪便越积越多,形成恶性循环。
3、急性损伤:生活中的低血压多是慢性,但低血压也有急性发作的时候。这种突然出现的头晕非 常容易使人摔倒受伤,因此需要格外注意。此外,在发生心梗、严重感染、大出血等情况时,血压同样会骤降,这虽然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但是如果时间过 长就会出现晕厥或休克,对人体的损伤更为严重。
4、认知障碍: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发现,75岁以上老人的舒张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得认知障碍的风险就会升高约20%。
严重的低血压需要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改善,对于大多数轻微症状或无症状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调理,以下三种方式可供大家参考:
一、摄入些补气的食物:中医认为,气血不足的人通常血压比较低,且容易疲劳、头晕,甚至颈部肌肉僵硬。适量摄入补气的食物如人参,就可以起到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的功效。
二、吃胖点:体重与血压关系密切,通常低血压人群的体重会低于正常值(体质指数18.5),可以通过饮食将体重保持在18.5--23.9之间,血压问题自然会有所提升。在此期间,要少吃有辅助降压效果的食物,如芹菜、冬瓜以及荷叶茶、菊花茶等。
三、多做等长收缩运动:如平板支撑、握力器等运动,幅度较缓和,适合低血压患者,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协助静脉血液回流,增加心脏输出的血液量,使血压上升。
人的健康一定是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维持其稳定的生命体征需要我们时时关注自己的身体,通过生活方式的调整来改善慢性问题才是最有效的。
免责声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