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抑郁不等于抑郁症,什么是抑郁?

我学健康网 2022-08-31 08:18

按照理论上,“抑郁”是一种主观的表现。你觉得你心情不好,你就是心情不好;倘若你不觉得,那你就不是。没有客观的评量方法,也没有必然会造成抑郁的状况。

举例来说:“破产”是一件令人难过的事情。很多人破产时,感到心情严重的低落,这是抑郁。但 是,有些人长期苦撑着,希望营运状况能有一些转圜,但一撑就是好几年,年年难过年年过,天天在跑三点半,日子苦不堪言,到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只好放 任公司跳票,宣告破产。这时,当事人却反而有种舒坦感觉。“唉,该来的还是来了。”很多人都会这样说。结果就是:心情反而开朗许多。

由此可见,抑郁不具有必然性。什么事情都可能造成抑郁,但也未必造成抑郁。所以,抑郁的两个特质,就是“主观性”与“相对性”。

但是倘若我们进一步观察这些“放得开”的破产者,将会发现有些人是真正放得开,一了百了,无牵无挂;有些人则是在嘴里说说而已,成天脑子还是惦记着这件事情。

再加上前一篇文章里面所说的那个“苦命老妇人”与“苦命女主角”,你就会发现:外观上面所看到的抑郁,与实际的抑郁可能是差异很大的。

这就是抑郁的第三个特质──“不一致性”。

但是抑郁的特征不?这三种而已,还得加上另外一种“偶发性”。这个偶发性所指的,就是抑郁未 必是有原因的,很多时候,一个人说抑郁就抑郁,连原因也没有。虽然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各种解析方法,诸如:“精神动力论”、“学习理论”等等来推敲它的原 因,但这些都是事后的推论,没有办法证实。

结合上面几点来说,抑郁就是一种情绪低落的现象,是纯粹“主观性”的,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抑郁的“客观迹象”来推测抑郁的存在(后面会讨论到),但抑郁的本质是主观性的。

其次,抑郁是“相对性”的。遭遇到同样事件的人,有的人会抑郁,有的不会;尽管是同一个人, 在不同时间面对该事件,也会有很大的差异。例如我们研究父母离婚对小孩的影响时,发现年纪过小者,例如:只有三个月大的婴儿,比较不容易受到伤害;年纪较 大者,例如:已经成年且有自己的婚姻与事业时,也比较不容易受到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在儿童到青少年之间的下一代。

另外,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对于抑郁的感受力也会不同,例如很多人在公司被人骂,却毫无感觉,因为他必须保持坚强的那面给人家看;一直要到他回到家里,放松了以后,才开始感到难过。所以,抑郁是高度相对性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地而异。

第三,抑郁是“不一致性”的。抑郁虽然是主观的,但是他在生理、认知、情绪、与行为上的表 现,差异却可能很大。就如那位寻死觅活的苦命女主角,虽然有哭泣、割腕自杀等举动,但她在心理上的抑郁,恐怕不如一直在后面默默支持他的好友;又如那位七 十几岁还得担柴的老妇人,她完全不知道自己在抑郁,但她的身体症状,诸如:“失眠”、“胸闷”等等,都呈现了典型抑郁的生理现象。

倘若继续分析抑郁对于精神状态影响力的“不一致性”,就会发现抑郁对于人类的精神功能包括: “认知”、“情绪”、“思想”、“语言”、“知觉”、“行为”、“驱力”与“病识感”等等,影响程度往往是不一致的。事实上,专业上在判断抑郁强度与本质 时,靠的就是这种“不一致性”。倘若抑郁是一致的,那判断上就困难多了。

第四,抑郁是“偶发性”的。这意思就是说:即使一切状况都良好,抑郁还是有可能来到你身边。换言之,没有一个人能永远保持在不抑郁的状况(若有,我们反而担心那是病态)。

这在抑郁症的治疗上,意义重大。很多抑郁症患者常常觉得很沮丧──自己治疗了好多年,却依然整天抑郁。但是他们却没注意到:过去可能是一年一次重度抑郁,或是十天里面有九天在抑郁状态;治疗后却是五年才发作一次重度抑郁,或是十天里面才四天在抑郁状态。这就算是进步了。

千万不要心存一种幻想:抑郁一定会好。倘若你把“完全不抑郁”当作是疾病痊愈的指标,那很抱歉:你的愿望永远不会达成。因为除非你死掉,要不然只要是人,就一定会有抑郁的时期。倘若有人说他绝对不会抑郁,那我们反而会担心他是不是躁症发作了。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