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常见原因

我学健康网 2022-11-18 07:24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由于这些细菌过度生长会刺激胃粘膜,削弱胃的保护层,从而进一步导致炎症和感染,最终导致溃疡发生。

2、药物因素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除了药物对胃粘膜的直接作用外,由于这类药物抑制了体内还氧化酶的活性,而干扰了胃、十二指肠粘膜内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使前列腺素减少,削弱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作用,长期摄入可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形成。

3、胃酸分泌过多

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的“自身消化”过程中起到主要作用,而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和胃蛋白酶活性的维持都依赖胃酸,因此胃酸和胃蛋白酶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果胃酸分泌过多,则可能产生多发溃疡或难治性溃疡。

4、精神因素

持续强烈的精神紧张和忧虑、沮丧等情绪,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缺乏应有的调节与休息,可增加胃酸分泌,减弱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抵抗力,从而导致溃疡发生。

5、不良生活方式

暴饮暴食,进食无规律,喜欢腌、熏、烤、辛辣刺激食物,进食蔬菜和水果较少,以及抽烟和酗酒等,也可能增加消化性溃疡的发病风险。

6、某些疾病影响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某些疾病也有一定关系,如胃泌素瘤、肺气肿、肝硬变、肾功能不全及小肠切除过多的患者则比较容易患溃疡病。

免责声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