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我学健康网 2023-01-19 08:15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称隐匿型冠心病,分两种类型:

① Ⅰ型无症状性缺血: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很严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但临床上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可能系患者心绞痛警告系统缺陷,该型较少见;

② Ⅱ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常见,发生于存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患者,这些患者存在的无症状心肌缺血常在心电监护时被发现。

(2)无症状型心肌缺血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糖尿病患者的无痛性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可能与自主神经疾病有关;

② 患者的疼痛阈值增高;

③ 患者产生大量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内啡肽),提高痛觉阈值;

④ Ⅱ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可能是由于心肌缺血的程度较轻,或有较好的侧支循环。

(3)这类患者与其他类型的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在于并无临床症状,但又不是单纯的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因为已有心肌缺血的客观表现(心电图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因而部分患者可能为早期冠心病,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能逐渐演变为心脏 扩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也可能猝死。诊断此类患者,可为他们提供较早期治疗的机会。

(4)有效防止心肌缺血发作的药物(硝酸酯类、β受体拮抗剂以及CCB)也对减少或消除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作有效,联合用药效果更好。血运重建术可减少40%~50%的心脏缺血发作。

免责声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