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是指摄入足够数量能够对宿主健康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因为大多数益生菌是乳酸杆菌,它们对阴道健康的重要性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在绝经前女性阴道感染的情况下。
特定的益生菌菌株可以增加健康女性和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和/或阴道念珠菌病的女性的阴道乳酸杆菌的数量,并且在抗生素/抗真菌治疗期间和之后帮助维持阴道菌群。益生菌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有益于阴道健康:
产生乳酸来降低阴道pH值以及产生过氧化氢。
益生菌还可以增强免疫功能,产生抗菌物质,帮助维持阴道细菌的适当平衡。
益生菌还可以通过附着到阴道上皮,减少有害细菌的附着,同时与病原体竞争营养物质,从而限制它们的生长。
益生菌可以直接用于阴道,也可以通过口服补充,然后通过胃肠道转运。口服益生菌可能通过所谓的肠道-阴道轴对阴道健康有额外的积极作用,通过平衡肠道菌群,防止泌尿生殖病原体进入阴道,抑制它们在那里的生长,增强全身的免疫系统。
1、童年和青春期
在整个围产期,由于母体雌激素的残留,使得阴道上皮增厚和上皮细胞内糖原存储。糖原是在上皮细胞脱落过程中产生的,这有利于发酵葡萄糖的细菌生长。分娩后,母体雌激素被代谢,使黏膜变薄,减少了发酵糖原和葡萄糖的微生物数量,有利于多种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的生长。
儿童期以革兰氏阳性厌氧菌为主,包括放线菌、消化链球菌、双歧杆菌、丙酸杆菌和消化球菌,其次是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包括拟杆菌、韦荣球菌和梭杆菌)以及需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从出生到青春期前,年轻女孩阴道分泌液的pH值各不相同,从中性到微碱性。
在青春期前的女孩的阴道中,乳酸杆菌、阴道加德纳氏菌和双路普雷沃氏菌的数量并不多。随着雌激素水平的上升,阴道上皮在青春期开始增生,有利于发酵葡萄糖的微生物生长。十几岁的女孩的阴道菌群以卷曲乳杆菌、惰性乳杆菌、格氏乳杆菌和詹氏乳杆菌为主,与成年女性的阴道菌群相似。
外阴阴道炎是年轻女孩和儿童妇科症状最典型的原因,引起外阴阴道炎的原因首先是雌激素分泌不足,其次是儿童娇嫩的外阴皮肤和阴道黏膜与直肠在解剖上很接近。据研究,大肠杆菌、粪肠球菌或A群溶血性链球菌等粪便细菌是青春期前外阴阴道炎的罪魁祸首。
白色念珠菌阴道感染在青春期前并不常见,到青春期,雌激素浓度升高和随之而来的阴道上皮高血糖,会增加对白色念珠菌的易感性。
月经周期的开始和与青春期相关的生理变化无疑对阴道菌群产生重大影响。
益生菌在青春期前或青春期对阴道菌群的影响尚未有任何报道。
2、生育阶段
数以百万计的育龄人口受到全球不育问题的影响。女性不孕可由多种情况引起,包括影响内分泌系统、子宫、卵巢和输卵管的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阴道菌群在生育中的重要作用。
细菌性阴道炎是已知的不孕风险因素之一,平均影响30%的育龄妇女。据研究,生育问题与阴道乳酸杆菌的丧失以及阴道加德纳氏菌、阴道陌生菌、细小脲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和念珠菌的生长密切相关。
阴道菌群失调可能会促使细菌感染上升到输卵管,从而破坏生殖并增加性传播疾病的风险。此外,阴道菌群组成也会影响生育治疗和其它辅助生殖技术的效果。例如,阴道乳酸杆菌的数量高,特别是卷曲乳杆菌,似乎对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的有效性有积极影响。
益生菌可以帮助平衡阴道菌群和防止生殖系统生态失调,这将有助于提高生育能力。为了让阴道菌群为怀孕做好准备,预防与生育和早产有关的致病性感染,可以在孕前和围孕期使用益生菌乳酸杆菌。
2021年,西班牙的一项试验中,44名有反复流产史或不孕症病史以及异常阴道菌群和阴道pH值的孕妇,连续6个月每天口服唾液乳杆菌,乳酸杆菌的干预使这些妇女的妊娠成功率提高了56%,而那些怀孕至足月的妇女阴道乳酸杆菌显著上升,阴道pH值显著下降。另外,阴道中一种与生殖和不孕问题有关的病原体细小脲支原体的相对丰度在益生菌干预后也大大降低。
因此,益生菌具有平衡阴道菌群和促进有生殖问题的妇女健康怀孕的潜力。
3、孕期
正常情况下,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阴道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会上升,稳定性增强,而与细菌性阴道炎相关的细菌的优势地位降低。在产后,阴道菌群的组成会变得不那么多样化,链球菌、普氏菌的比例较大,而乳酸杆菌的丰度大大降低。
由于黄体酮和雌激素会刺激阴道上皮细胞中的糖原积累,有利于乳酸杆菌的定植,因此这两种激素也可能在妊娠期间乳酸杆菌的优势增加中发挥作用。
妊娠期间,由于阴道黏膜充血肿胀,会导致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此外,怀孕也加强了免疫系统的调节,这可能导致对感染的不同反应。
产前胎膜破裂和早产是与阴道菌群失调相关的两种不良生殖结果。早产妇女的阴道中卷曲乳杆菌明显较少,而斯尼思氏梭杆菌和普氏菌明显更多。特别是怀孕的前8周,对健康怀孕至关重要,大多数流产发生在这一期间。妊娠早期流产的女性阴道细菌组成以CSTIV型为主,也就是大量厌氧菌,而乳酸杆菌含量较少。
益生菌可以以一种安全、天然的方式来维持健康平衡的阴道菌群组成,降低怀孕期间菌群失调的风险。
给妊娠中期的孕妇阴道应用益生菌鼠李糖乳杆菌,可以使阴道菌群更稳定,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没有使用益生菌的女性阴道内致病微生物的数量有明显增加的趋势,尤其是白色念珠菌。
B群链球菌可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败血症,孕妇直肠-阴道B群链球菌筛查和产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主要的预防选择。益生菌可以促进阴道菌群和肠道的健康,从而减少B群链球菌的定植。
在一项涉及57名B群链球菌阳性的孕妇的试点研究中,她们在怀孕26周至38周每天补充唾液乳杆菌,干预结束时,68%的孕妇阴道样本呈B群链球菌阴性,分娩期间需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孕妇人数也减少了。
另一项试验发现,从怀孕35-37周服用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直至分娩,42.9%的B群链球菌阳性孕妇在分娩时能够转阴,而安慰剂组只有18%。
益生菌并不会显著改变健康孕妇的阴道菌群组成,她们的阴道菌群相当稳定。益生菌也不会对阴道菌群产生有害影响,在怀孕期间使用益生菌也没有安全问题。益生菌还可能对代谢结果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妊娠糖尿病和产后抑郁/焦虑。
4、绝经期和绝经后期
绝经后女性的阴道菌群变化也很明显,因为在更年期,激素平衡会发生巨大变化。
在健康绝经后妇女中,乳杆杆菌、加德纳氏菌、普雷沃氏菌和陌生菌是阴道细菌的主要类群。与绝经前和围绝经期相比,绝经后乳酸杆菌的百分比减少了。据研究,83%的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阴道内有乳酸杆菌,而绝经后妇女的这一比例为54%。
绝经后妇女通常为CSTIV-A型,其中含有大量厌氧菌,包括厌氧球菌、嗜蛋白胨菌、普雷沃氏菌和链球菌,而围绝经期妇女通常为格氏乳杆菌占主导,绝经前妇女以卷曲乳杆菌和惰性乳杆菌占主导。
绝经后妇女阴道乳酸杆菌水平较低,可能导致微生物多样性较高,阴道pH值较高,这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由于更年期引起的雌激素水平下降,外阴阴道菌群会发生变化。外阴阴道萎缩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导致的外阴阴道黏膜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影响25-50%的绝经后妇女,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阴道灼痛、瘙痒、出血、性交痛、阴道分泌物增多和复发性阴道炎等。
与绝经前和围绝经期妇女相比,CSTIV-A型阴道菌群的绝经后妇女特别容易发生外阴阴道萎缩。患有萎缩性阴道炎的绝经后妇女的乳酸杆菌丰度要低于健康的绝经后妇女。由于绝经期间卵巢雌激素水平下降,大肠杆菌、念珠菌和加德纳氏菌等危险细菌会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大大增加细菌性阴道炎和阴道念珠菌病的风险。
念珠菌的流行率似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因为阴道念珠菌病被认为与雌激素显著相关。然而,阴道念珠菌病经常被观察到是基于雌激素的激素替代疗法的潜在副作用。此外,患有慢性、不受控制的疾病的绝经后女性,比如不受控制的糖尿病或免疫抑制疾病,她们特别容易发生反复的、难治的阴道念珠菌病。这种易感性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减弱和潜在的抗生素过度使用所引起的,这为念珠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
细菌性阴道炎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是纽金特评分,分数越高越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炎,4分以下为正常,4-6分为可能存在细菌性阴道炎,6分以上提示患有细菌性阴道炎。有研究显示,用鼠李糖乳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进行为期14天的益生菌治疗可以平衡纽金特评分4-6分的绝经后女性的阴道菌群,且60%的女性纽金特评分有所改善,而服用安慰剂的女性只有16%。
由于化疗和雌激素剥夺治疗,绝经期泌尿生殖系统综合征是乳腺癌患者的常见问题。一项涉及22名接受治疗的绝经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研究获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如果受试者在研究开始时出现阴道萎缩且纽金特评分4-6分,则每天两次给予卷曲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詹氏乳杆菌和格氏乳杆菌四种益生菌的混合物,持续2周,结果63%的女性表现出健康的纽金特评分。
一项对有复发性细菌性阴道炎病史的手术绝经女性进行的为期6个月的观察性试点试验发现,阴道局部应用鼠李糖乳杆菌后,细菌性阴道炎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免责声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