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暑的症状有哪些?

我学健康网 2024-06-28 06:26

先兆中暑,表现为在高温下,出现大汗、四肢无力、头晕、口渴、头痛、眼花、恶心、耳鸣等,或伴有体温升高。如转移至阴凉地方,及时通风补充水分降温,短时间可以恢复。

轻度中暑则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持续加重,体温可以上升到38℃以上,并出现面色潮红或脱水症状,皮肤灼烧。及时处理,数小时可以恢复。

重症中暑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及热射病。

热痉挛,多见于青壮年,多表现在高温下运动、训练时,或过后出现间歇性、短暂性肌肉抽搐,一般3分钟左右。与大量出汗后,只补充水,未及时补充盐分,体内大量缺纳有关,此时常常无体温升高。

热衰竭,多见于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多出现多汗、疲惫、乏力、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血容量不足等一系列症状。此时体温升高,但是无明显神经系统损伤表现。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是最严重的。

它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急性热致疾病。

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热射病)和劳力型热射病。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而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旅游者等。

患热射病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群普遍易感,易感因素有以下情况:

1.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热射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①基础疾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精神分裂症、帕金森病、少汗症、严重皮肤疾病等;

②年龄:如老年人、婴幼儿;

③防暑意识不足:如因节俭选择不开空调、泡温泉或蒸桑拿时间过久等;

④脱水:老年人体内水分含量低,易脱水;

⑤超重或低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25或<18.5;

⑥户外劳作:如外出干农活等;

⑦药物影响:服用某些影响体温调节的药物,如抗胆碱类药物、抗组胺类药物、抗精神病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

⑧特殊人群:如孕产妇、卧床需要他人照顾的人群;

⑨居住环境:高温(湿)、通风不足或条件差;

⑩强烈的太阳辐射:连续数日高温天气、突然升温≥5~10℃等。

2.劳力型热射病的易感因素包括:

①潜在疾病:体能训练前存在急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发热、腹泻等;

②体能与训练强度不匹配:难以完成训练任务;

③睡眠不足:体能训练前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

④脱水:训练中补水不足;

⑤超重或肥胖;

⑥缺乏热习服:未在相同的热环境下进行适应训练;

⑦热负荷过重:热指数(体感温度)大于33容易发生中暑,可能发生热射病;热指数大于40容易发生热射病;热指数大于51十分容易发生热射病;

⑧强烈的太阳辐射:太阳直接辐射;

⑨安排的体能任务过重;

⑩作业或工作中途休息时间不足

⑪作业或工作中饮水过少;

⑫不应选择每天较热的时间段作业,如12:00~14:00;

⑬出现轻症中暑症状未引起重视,仍继续作业。如何有针对性的做好预防措施?

首先,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多喝清凉的水、饮用含电解质的饮料,避免饮用过多的咖啡或酒精类饮品。

第二,烈日当空,中午的阳光可是“热情似火”,所以尽量避免在中午和午后高温时段(12:00-16:00)长时间暴露在户外。若必须外出,请选择早晚时段。寻找凉爽的地方休息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做好出门的防护,戴帽遮阳,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头部。选择透气性好、色彩浅的衣物,减少体内热量积聚。可以使用遮阳伞、太阳镜等工具,有效减少紫外线直射。

第四,饮食宜清淡,不要暴饮暴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最适合。在高温天气下,减少摄入高热量食物,多食用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摄入过多的蛋白质,需要更多的水分进行分解、消化。

第五,对于许多像快递员、交警、医护工作者、外卖小哥、环保工人等等暴露在烈日下辛勤的劳动者,一定要做好防晒措施、工作时间规划、工作强度要适度。而对于夏季旅游者来说,一定要提前做好攻略,查看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伤病。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