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以下症状:
一、慢性咳嗽
咳嗽特点
是慢阻肺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通常为慢性、反复性咳嗽。初期咳嗽可能呈间歇性发作,多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主要是因为夜间呼吸道内积聚了较多的分泌物,起床后体位改变刺激气道引起咳嗽。随着病情的发展,咳嗽会逐渐加重,可能整日都有咳嗽症状。
咳嗽的音色可以是干性咳嗽,也可能伴有咳痰。例如,在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偶尔干咳,当合并感染等情况时,咳嗽会伴有较多痰液。
咳嗽原因
主要是由于气道的慢性炎症和长期受到有害颗粒(如香烟烟雾、工业废气、粉尘等)或气体的刺激,导致气道黏膜的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增生、肥大,黏液分泌增加。同时,炎症刺激还会使气道的感觉神经末梢敏感性增强,稍有刺激就容易引发咳嗽反射。
二、咳痰
痰液特点
一般为白色黏液或浆液性泡沫痰,质地较稀薄。在清晨咳痰量相对较多,这是因为夜间痰液在气道内积聚。随着病情进展,尤其是在合并细菌感染时,痰液的量会增多,颜色可变为黄色或绿色,质地也会变浓稠,这是因为细菌感染导致炎症加重,气道内的白细胞等免疫细胞聚集,与病原体和坏死组织等混合形成脓性痰。
例如,患者在感冒后,慢阻肺病情加重,痰液可能会从平时的少量白色痰变为大量黄色黏痰。
咳痰机制
如前文所述,气道的慢性炎症使得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分泌增多,产生痰液。纤毛-黏液排送系统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将痰液排出体外,但在慢阻肺患者中,由于气道炎症、气流受限等因素,纤毛功能可能受损,痰液排出不畅,从而在气道内积聚。
三、气短或呼吸困难
症状表现与分级
这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也是患者就医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仅在体力劳动(如爬坡、快走等)时出现气短,患者可能会感觉呼吸急促,需要停下来休息才能缓解。随着病情的加重,在日常活动(如穿衣、洗漱等)甚至休息时也会感到呼吸困难。
根据呼吸困难的程度,慢阻肺可分为不同的级别。例如,在肺功能检查中,用FEV₁(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来衡量。轻度慢阻肺患者FEV₁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一般在80%及以上,中度患者为50%-79%,重度患者为30%-49%,极重度患者则小于30%。不同级别患者呼吸困难的程度和对生活的影响差异较大。
发生机制
主要是由于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壁增厚、管腔狭窄,同时肺部弹性组织被破坏,肺泡壁受损,使得肺的弹性回缩力下降。在呼气时,气体不能完全排出,残留在肺内的气体增多,导致肺过度充气,进而引起呼吸困难。随着病情的发展,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也会受到影响,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的症状。
四、喘息和胸闷
喘息特点
部分患者会出现喘息症状,表现为呼吸时发出哮鸣音。这种哮鸣音是由于气流通过狭窄的气道时产生的振动所引起的。喘息通常在活动后或病情加重时更为明显,例如,在患者接触过敏原、感染或者剧烈运动后,喘息会加剧,同时可能伴有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胸闷表现与原因
患者会感觉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缩感,好像有东西压在胸口。胸闷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氧气供应不足,同时二氧化碳潴留,使患者产生胸部不适的感觉。另外,肺部过度充气、胸廓运动受限等因素也可能导致胸闷。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