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高血压(ResistantHypertension)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联合使用≥3种作用机制不同的降压药物(其中包含利尿剂)且均已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后,血压仍未控制在目标值(一般<140/90mmHg,合并糖尿病或肾病者<130/80mmHg)的情况。其治疗需系统评估、精准病因排查,并制定个体化方案。以下是综合治疗策略:
一、排除「假性顽固性高血压」
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不佳可能是测量误差或依从性差导致,需首先排查:
规范血压测量
采用标准诊室血压测量(静息5分钟、袖带大小合适、测量3次取平均值),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或“隐蔽性高血压”。
注意是否存在体位性低血压或动脉狭窄(如锁骨下动脉狭窄导致上肢血压差异)。
评估治疗依从性
患者是否漏服药物、自行减药或因药物副作用(如ACEI引起干咳)停药?可通过药房取药记录、血压日志或血药浓度检测确认。
生活方式干预是否到位
是否仍存在高盐饮食(>5g/天)、肥胖(BMI≥28)、过量饮酒(男性>25g酒精/天,女性>15g)、睡眠不足(<6小时/晚)或长期焦虑?
二、明确病因:排查继发性高血压
顽固性高血压中约10%~15%为继发性高血压,需针对性检查:
内分泌疾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占继发性高血压的15%~20%,表现为低血钾、夜尿增多,查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升高,确诊需肾上腺CT和盐水负荷试验。
库欣综合征:向心性肥胖、紫纹、血糖升高,查24小时尿皮质醇或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
嗜铬细胞瘤: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悸、头痛、出汗,查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如MN、NMN)。
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肾动脉狭窄(尤其是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查尿常规、肾功能、肾动脉超声/CTA。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
约50%~92%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合并OSA,表现为打鼾、白天嗜睡,需通过多导睡眠图(PSG)确诊。
其他
药物因素:是否长期使用激素、NSAIDs(如布洛芬)、避孕药、免疫抑制剂等升血压药物?
结构性心脏病:如主动脉缩窄,表现为上肢血压高、下肢血压低,听诊器可闻及血管杂音。
三、优化药物治疗方案
在排除继发性因素后,需调整降压药物组合,遵循足量、联合、个体化原则:
1.基础药物组合:强化联合治疗
核心方案:
RAAS抑制剂(ACEI/ARB)+钙通道阻滞剂(CCB)+利尿剂三药联合,尽量选择长效制剂(如培哚普利、氨氯地平、螺内酯)。
ACEI/ARB: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适用于合并糖尿病、蛋白尿患者(如贝那普利、替米沙坦)。
CCB:扩张血管,增强降压效果(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拉西地平)。
利尿剂:首选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尤其适用于低血钾或肥胖患者;若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30ml/min/1.73m²,改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
加用第四种药物:若三药联合无效,可加用以下药物之一: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率快(>80次/分)或合并冠心病者(如美托洛尔缓释片)。
α受体阻滞剂:如哌唑嗪,需注意体位性低血压,适用于前列腺增生患者。
中枢性降压药:如可乐定(需警惕撤药反跳),仅用于其他药物无效时。
新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如沙库巴曲缬沙坦),可用于难治性心衰合并高血压患者。
2.特殊人群用药调整
肥胖/代谢综合征患者:优先选用ARB(如厄贝沙坦)+CCB,避免噻嗪类利尿剂加重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肾病患者:ACEI/ARB作为基石药物,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血肌酐>265μmol/L时慎用)。
老年患者:若存在体位性低血压,减少利尿剂或α受体阻滞剂剂量,优先选择CCB和ARB。
肾功能不全患者:eGFR<30ml/min时,ACEI/ARB需减量,避免高血钾;优先选用经肝肾双通道排泄的药物(如福辛普利)。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同时使用升高血压的药物(如NSAIDs、糖皮质激素),必要时替换为对血压影响小的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评估降脂药、抗抑郁药(如三环类)与降压药的相互作用,调整用药时间或剂量。
四、非药物治疗手段
生活方式干预
严格限盐:每日<3g(约1平啤酒瓶盖),使用代盐(含钾)替代部分食盐(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减重:BMI控制在18.5~24.0,腰围男性<90cm、女性<85cm,体重每减5kg,收缩压可降5~20mmHg。
规律运动: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每周≥75分钟高强度运动,可降低收缩压5~8mmHg。
限酒戒烟:彻底戒酒,吸烟会激活交感神经,使血压波动,需严格戒烟。
改善睡眠:保证7~8小时睡眠,OSA患者需夜间佩戴呼吸机(CPAP),可使血压降低20%~30%。
心理调节:通过冥想、瑜伽等缓解压力,避免长期焦虑导致交感神经过度激活。
介入治疗
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RDN):通过导管消融肾动脉周围交感神经,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尤其合并心率快或代谢综合征者。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刺激术:植入起搏器样装置,通过刺激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适用于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
五、长期管理与监测
密切随访
每月至少随访1次,调整药物期间每2周随访,监测血压、心率、血钾、血肌酐、尿蛋白等指标。
家庭自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2次,记录日志,供医生调整方案参考。
多学科协作
联合心血管科、肾内科、内分泌科、睡眠科等,针对病因(如OSA、肾病)进行专科治疗。
警惕靶器官损害
定期检查眼底(有无动脉硬化)、心脏超声(左心室肥厚)、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早期肾损伤),及时干预并发症。
总结:治疗流程
第一步:排除测量误差、依从性差及生活方式未改善因素。
第二步:筛查继发性高血压(如醛固酮增多症、OSA、肾动脉狭窄)。
第三步:优化药物治疗,采用RAAS抑制剂+CCB+利尿剂三药联合,必要时加用第四种药物。
第四步:评估介入治疗或器械治疗(如RDN)。
全程: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长期随访管理。
顽固性高血压治疗难度大,需医患密切配合,避免盲目加药或频繁换药。若规范治疗后血压仍不达标,需再次评估诊断是否准确,必要时转诊至高血压专科中心。
- 上一篇:腺瘤性结肠息肉是良性还是恶性 下一篇:哺乳期非经期少量出血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