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耵聍栓塞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我学健康网 2025-06-09 06:44

耵聍栓塞的治疗需根据栓塞程度、质地、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选择合适方法,以安全取出耵聍、缓解症状为目标。以下是常见治疗方法:

一、直接取出法(适用于质地松软或部分可活动的耵聍)

1.器械取出

适用情况:

耵聍未完全阻塞耳道,或质地较软、呈碎块状。

儿童配合度较好时可尝试。

操作方式:

医生在耳内镜或额镜照明下,用耵聍钩(尖端弯曲的金属器械)沿耳道后壁轻轻伸入,绕过耵聍团块后将其钩出;

也可用膝状镊(尖端圆润的镊子)或吸引器(低负压)夹取或吸除松散耵聍。

注意事项:

操作需轻柔,避免损伤耳道皮肤或鼓膜;

若耵聍坚硬或与耳道紧密粘连,不建议强行取出,以免引发疼痛或出血。

2.外耳道冲洗法(适用于坚硬或完全阻塞的耵聍)

适用情况:

耵聍质地坚硬(如“耳石”样)、难以直接取出;

患者对疼痛敏感或儿童不配合器械操作。

操作步骤:

预先软化:先用5%碳酸氢钠滴耳液(耵聍水)滴耳,每日3~4次,每次5~10滴,持续2~3天,使耵聍吸水膨胀、质地变软。

冲洗操作:医生用温生理盐水(37℃左右)通过冲洗器或注射器,从耳道上壁缓慢冲入,利用水流冲击力将软化的耵聍冲出,同时用吸引器或棉球清理外耳道。

禁忌人群:

鼓膜穿孔、急慢性中耳炎患者(冲洗可能引发感染扩散);

耳道皮肤损伤或出血者(避免刺激加重炎症)。

二、药物辅助治疗(用于合并感染或软化耵聍)

1.抗生素治疗

适用情况:

耵聍栓塞合并外耳道炎、中耳炎,出现红肿、疼痛、流脓等感染症状。

常用药物:

局部用药: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环丙沙星滴耳液,每日3次,每次2~3滴,消炎后再处理耵聍;

全身用药:感染严重时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呋辛),具体需遵医嘱。

2.耵聍软化剂

常用药物:5%碳酸氢钠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3%双氧水)。

使用方法: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10分钟,使药液充分渗透,每日3~4次,连续使用2~3天,直至耵聍松软后再行冲洗或取出。

三、特殊情况处理

1.儿童耵聍栓塞

特点:儿童配合度低,易因恐惧挣扎导致操作风险,需优先选择温和方法。

处理原则:

优先使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再行冲洗;

不配合者可在短暂全身麻醉(如基础麻醉)下安全取出,避免心理创伤。

2.合并异物的栓塞

如昆虫、豆类等异物与耵聍混合:

昆虫类需先滴入橄榄油、酒精等将其杀死,再取出;

豆类等遇水膨胀的异物,禁止直接冲洗,需用器械小心夹取,避免膨胀加重阻塞。

3.长期栓塞或复杂病例

若耵聍巨大、与耳道粘连紧密,或存在耳道狭窄、肿瘤等基础病变,可能需要在耳内镜或显微镜下进行精细化操作,甚至需分次取出,避免损伤耳道结构。

四、治疗后的注意事项

保持耳道干燥:

取出后1~2天内避免洗头、游泳,防止污水进入耳道引发感染。

避免自行掏耳:

用棉签擦拭外耳即可,勿深入耳道,以免刺激耵聍腺过度分泌或损伤皮肤。

定期复查:

高危人群(如油性耵聍者、老年人、助听器佩戴者)每3~6个月检查耳道,预防复发。

总结

耵聍栓塞的治疗需遵循“安全第一、个体化选择”原则,轻度栓塞可直接取出,坚硬或感染性栓塞需先软化或消炎。不建议自行用棉签、挖耳勺等工具处理,以免加重堵塞或引发损伤。若出现听力下降、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