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老年人发生低血压是一过性的,往往存在病因或诱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腹泻、流汗、呕吐、发热等导致身体明显缺水缺钠,可致血压降低。
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可能因原有血压未准确评估(如诊室血压明显高于日常实际血压),或患者对降压药较为敏感,导致血压降得过低。
一些非降压药物也可能影响血压,如某些抗帕金森病药物、抗抑郁药物、降糖药等,可能导致血压降低。
一些通过服药将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由于改善生活习惯,如减重10%以上、戒烟、戒酒、锻炼、减少食盐摄入等,可以使血压进一步降低,有时也能导致低血压症状。
一些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原因是,服用了某些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而为其治疗的医生并不知道 这种情况,当患者停用或减用这些药物时,血压也随之降低了。可能导致血压升高的药物有:某些止痛药、止咳药、激素类药物、抗癌药、降糖药(降糖药中既有升 高血压的类型,也有降低血压的类型),以及某些中药。
不少老年高血压患者不能适应气温骤然升高,导致血压明显降低。一些冬季去南方避寒的老年人也有可能出现类似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当人体逐渐适应气温变化后,不少人的血压又会恢复至原先的水平。
远离低血压这样做
老年人因血管硬化明显,适应低血压的能力减弱,更易在低血压的情况下摔伤及心脑血管病发作,因此要格外警惕低血压相关症状,如眼花、心慌、黑蒙……出现症状时及时测量血压,并与既往自身血压相比较。
此外,当老年人出现腹泻、流汗、呕吐、发热等情况时,要注意及时补水补盐。日常生活中,老年 人从坐卧位站起时应当缓慢,尤其在清晨,要防止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天气炎热时,应当减少活动,避免蒸桑拿,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澡或泡脚,建议温水淋浴。高血 压病人需要经常测量血压,尤其是气温变化或用药发生改变时,以免血压偏低时没有觉察,以至血压过低。高血压患者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近期自测血压以及用药 情况,并根据自身特点与医生一起制订适合自己的降压方案。
老年人一旦发生低血压,除了到医院就诊以外,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处理的方法:如出现心慌、头 晕、黑蒙时,可立即采取平卧位休息;如患者已发生晕厥,家属应立即将患者抬放到空气流通处,或将头放低,松解衣领,适当保温,患者一般很快可以苏醒。如果 一时不能纠正低血压,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可选择适当的高钠饮食升高血压,中药中的人参及西洋参也有一定升高血压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平台上所有的信息广大朋友要自己判断、谨慎使用,由此产生后果本网站概不负责。